欢迎访问佛山市翔禾设备有限公司官网! 承接工业厂房、畜牧养殖场和体育运动场等通风降温工程,免费上门设计与规划!
企业新闻
仓库降温水帘的货架底层防潮通风改造

发布时间:2025-05-30 00:52:07 阅读次数:0

盛夏的午后,我站在翔禾物流中心的三楼平台上,看着下面整齐排列的货架。阳光透过天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潮湿感——这是水帘系统正在运转的标志。说实话,当初提出要在仓库安装降温水帘时,财务部的老王差点跟我急眼:"这得花多少钱?电费不得蹭蹭往上涨?"但现在看来,这个决定简直不要太明智。

热浪来袭时的灵光一现

记得去年那个异常炎热的七月,连续40度高温让我们的仓储团队苦不堪言。工人们汗如雨下,连包装纸箱都变得软塌塌的。最要命的是,底层货架上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居然出现了霉斑!当时我蹲在货架旁,手指摸到那层细密的绒毛,心里"咯噔"一下——这损失可不小。

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,突然想起小时候老家养蚕的土办法:在蚕室挂湿草帘降温。第二天一早,我就拉着技术部的小张开始画草图。我们翔禾做物流起家,最擅长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。水帘系统?不就是让空气穿过湿润的介质嘛,原理简单得很!

水帘系统的"副作用"

安装水帘后,仓库温度确实降下来了,工人们都说"凉快得像开了空调"。但很快我们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——底层货架的湿度反而增加了。这就像你为了解渴猛灌冰可乐,结果打嗝打得停不下来一样尴尬。

我们的货架设计原本就考虑到了通风,标准的横梁式货架间距,底部还有15厘米的离地空间。但水帘带来的湿润空气遇到冷冰冰的水泥地面,就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难舍难分,凝结成水珠后全聚集在货架底层了。

底层改造的"三重奏"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折腾出了三招组合拳:

第一招是"垫高术"。我们在所有底层货架下面加装了不锈钢网格托盘,离地高度增加到30厘米。这个高度是实验出来的——20厘米效果不明显,40厘米又影响叉车作业。不锈钢材质虽然贵点,但想想发霉损失的电子产品,这点投入简直毛毛雨啦。

第二招是"呼吸法"。在原有货架立柱上钻了两排对称的通风孔,位置刚好在水帘出风口的路径上。这招灵感来自老式樟木箱的防潮设计,让空气能在货架内部形成对流。钻孔那天,仓库里"突突突"的声音此起彼伏,工人们都笑称在给货架"打耳洞"。

第三招最绝——"智能值班"。我们在几个关键区域装了温湿度传感器,连上公司的物联网系统。现在我的手机能随时查看各区域湿度,超过设定值自动报警。有次半夜系统报警,值班经理跑去一看,发现是水管轻微渗漏,及时避免了一场大麻烦。

意外的收获

这次改造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了许多"副产品价值"。比如那个不锈钢网格托盘,现在成了工人们最爱的小发明——捡东西不用弯腰了,用叉车轻轻一顶就能把掉落的货物托起来。还有通风孔的设计,居然让仓库的空气流通效率提高了15%,连空调费都省了一笔。

上周行业交流会上,几个同行围着问我防潮秘诀。我开玩笑说:"我们翔禾现在玩的是'上浇水,下通风'的套路。"其实哪有什么秘诀,不过是遇到问题就死磕到底的笨办法罢了。

站在仓库里,听着水帘系统轻柔的流水声,看着工人们利落地搬运货物,我突然觉得,企业经营不就是这样吗?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可能性。就像这水帘系统,本来只是为了降温,却意外让我们在仓储防潮领域积累了一套成熟方案。

哦对了,老王最近又在嘀咕电费的事。我准备告诉他:比起货品损失,这点电费连零头都算不上。再说了,工人们工作环境舒适了,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,够交多少年电费啊!